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 正文
时间:2025-11-10 22:27:4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中新社广西百色11月6日电 题: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秋日清晨,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者庙村的密林中,71岁的林秀文屏息凝神。相机“咔嚓”一声,不仅定格一只大仙鹟展翅的瞬间,也
中新社广西百色11月6日电 题: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
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
秋日清晨,中越重塑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者庙村的跨境密林中,71岁的生态林秀文屏息凝神。相机“咔嚓”一声,廊道不仅定格一只大仙鹟展翅的催热潮瞬间,也为一条连接中越两国生灵的观鸟生态廊道留下见证。这样的中越重塑守望,他已坚持九年。跨境
位于北回归线上的生态中越边境区域,是廊道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服务站”。得天独厚的催热潮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的观鸟天然庇护所。
“鸟儿不懂边界,中越重塑它们的跨境生存,就是生态我们最真实的生态答卷。”九年间,林秀文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记录逾280种鸟类,其中20多种为广西首次记录。这些影像成就了一份长期生态监测的“民间档案”。
林秀文的“民间档案”与官方监测数据相互印证,均指向鸟类种群的恢复。更值得欣喜的是,像绿宽嘴鸫这样的珍稀鸟类,在边境线越南一侧的观测记录也日益频繁。这表明,中越双方分别推进的生态修复工程,成效已开始叠加,正共同构筑起一条无缝衔接的“生命桥梁”。
2024年2月23日,林秀文拍摄的蓝喉太阳鸟。 林秀文 摄这些生命影像,其价值不止于科研。它们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和摄影师,其中不乏来自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鸟友”。越南高平省生态摄影师阮文胜便是其中之一。拥有18年观鸟经验的他,将那坡视为“观鸟宝藏地”,并在此观测到黑颈长尾雉、蓝背八色鸫等珍稀鸟种。
“影像的力量跨越语言与国界。”阮文胜表示,他在社交媒体发布的鸟类照片常引发越南网友惊叹,“原来我们与中国共享如此多美丽的生命”。“守护共同家园”逐渐成为跨境民众共识。
然而,守护之路并非坦途。栖息地碎片化、非法捕猎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迁徙规律改变,仍是中越边境生态保护面临的共同挑战。阮文胜期待,未来,越中两国能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开展跨境联合巡护、举办观鸟科普展,让保护行动更具实效。
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蒋爱伍指出,中越边境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许多物种在全球仅分布这一片区域。“构建有效的跨境生态廊道,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安全都至关重要。”他认为,民间记录者的长期观测,不仅为科研积累数据,更通过生动影像,在公众心中播下生态保护的种子,促进跨境生态保护共识形成。
如今,林秀文正酝酿新计划——他打算精选九年来的鸟类影像编纂成图鉴,为中越边境生态廊道留存一部充满生命温度的视觉档案。(完)
中新健康丨睡觉开小夜灯,可能影响心率2025-11-10 22:13
涉“小学生校内被撞身亡”不当言论 微博禁言关闭33个账号2025-11-10 22:08
大叔地铁上呵斥女生强制要求让座 声称自己有残疾证惹众怒2025-11-10 20:46
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笑果旗下公司被罚款7万元2025-11-10 20:42
天津企业签下1.1亿美元订单 “智能工厂2.0”项目同步落地2025-11-10 20:24
跳桥救人的外卖小哥感动全网!最新后续→2025-11-10 20:23
自来水公司呼吁“每月洗澡22025-11-10 20:11
容我说两句|鼠鼠我呀,再也不敢吃鸭脖了2025-11-10 20:08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2025-11-10 20:04
白宫称美方不清楚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事件的具体信息2025-11-10 19:43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观察:打造智慧参会新标杆2025-11-10 22:16
广州工业机器人“指挥官”在黄埔上演巅峰对决2025-11-10 22:14
喜迎二十大|以昂扬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2025-11-10 22:03
因冲突不断 苏丹停火谈判被暂停2025-11-10 21:28
备战十五运会 樊振东、陈梦、孙颖莎、林诗栋等齐聚训练场2025-11-10 21:02
收割机无法下高速致麦子收割不及时?官方回应:传言不属实2025-11-10 20:39
飙车炸街,还有人赌33万奖金!全抓了!2025-11-10 20:20
“95后”海疆卫士汪晓龙:以生命守护这片海2025-11-10 20:02
山西警方破获“2001.9.15”抢劫杀人案 潜逃24年嫌犯落网2025-11-10 19:59
今起对菲律宾生效 RCEP协定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2025-11-10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