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天问一号“抓拍”星际来客,是如何拍到的?解答来了 正文
时间:2025-11-11 01:24:0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天问一号“抓拍”星际来客【热点回应】◎蔡金曼 本报记者 付毅飞据国家航天局11月6日消息,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日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此次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抓拍”星际来客
【热点回应】
◎蔡金曼 本报记者 付毅飞
据国家航天局11月6日消息,抓拍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日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天问此次成功观测,号星何拍是际客解答天问一号的一项重要拓展任务。
阿特拉斯于2025年7月1日由位于智利的抓拍巡天望远镜发现,是天问已知造访太阳系的第三颗星际天体。
阿特拉斯被发现以来,号星何拍各国科学家对它兴趣盎然。际客解答它为啥这么火,抓拍天问一号是天问怎么“看”到它的,研究它有什么意义?号星何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向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介绍。
第一问:阿特拉斯为啥这么火?际客解答
刘建军认为,阿特拉斯主要有两个吸引人的抓拍特点,一是天问稀缺,二是号星何拍观测难。
此前,人类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观测到星际天体奥陌陌(1I/ʻOumuamua)和鲍里索夫(2I/Borisov)。阿特拉斯彗星特征明显,沿双曲线轨道穿越太阳系。据推测,它可能形成于银河系中心古老恒星周围,年龄约30亿—110亿岁,比太阳系还老。根据轨道推演,它很有可能来自银河系中心,这使它更为特殊。因此,它一经发现,立即引发全球科学家关注。
然而,观测阿特拉斯并非易事。它运行速度极快,达到每秒约58千米,可以轻松挣脱太阳引力。同时它体积很小,彗核直径仅5.6千米左右。最麻烦的是,它的亮度极低,不到火星的万分之一。
刘建军说,我国科研人员本想采用地基望远镜进行观测,但那段时间,阿特拉斯、太阳、地球的位置几乎在一条线上,夹在中间的太阳给观测造成了严重影响。科研人员只好将目光投向太空,希望借助在轨探测器寻求观测方案。
经过仿真分析,天问一号团队接下了这项任务。他们结合阿特拉斯的轨道特性、亮度特征、几何尺寸、环绕器科学载荷技术能力,反复模拟计算与仿真推演,完成了观测任务可行性评估,确定采用天问一号环绕器上携带的高分辨率光学相机进行观测。
第二问:天问一号是如何拍到阿特拉斯的?
利用天问一号观测阿特拉斯,要克服不少难题。
刘建军介绍,阿特拉斯与天问一号环绕器分别在高速运行,两者的相对速度达到每秒约86千米,相机要保持指向目标,这对平台控制精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另外,这台相机原本是为拍摄明亮火星表面而设计的,而观测期间阿特拉斯与火星相距约3000万千米,这是该相机首次尝试拍摄如此遥远且相对暗淡的目标。对此,天问一号团队将相机能力发挥到了极限。刘建军说:“通常我们对火星拍照的曝光时间都是毫秒级,而对于阿特拉斯这样的暗弱天体,我们采用了相机最长曝光时间,每隔1.5秒进行拍摄,这才能获取它的信息。”
10月1日至4日,他们通过天问一号环绕器上搭载的相机对阿特拉斯进行拍摄,利用连续30秒拍摄的系列图像制作成动画,形象展示了该天体的运动轨迹。
第三问:观测和研究阿特拉斯有什么意义?
目前,对于阿特拉斯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国内外都在持续开展。刘建军认为,这是人类认识系外天体的一次良机。
他介绍,针对阿特拉斯飞行速度、轨道及彗尾有没有随着接近太阳而变化,相关研究工作都在持续进行。“它的彗尾范围达到数千千米,可能含有水银和二氧化碳等成分。研究确认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太阳系之外的天体非常有意义。”他说,“无论最后能够得到什么信息,都是一种对未知的补充。”
同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运行5年多,探测到星际天体,是对平台及载荷长期可靠性的一次考核验证。
刘建军还表示,天问二号探测器也将对暗弱小天体进行探测,这次观测为天问二号任务开展积累了经验。
(科技日报北京11月6日电)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观察:打造智慧参会新标杆2025-11-11 01:14
养老理财扩容如何影响你我2025-11-11 01:11
(粤港澳全运会)百名侨博士全运广州行活动启幕2025-11-11 00:54
AI时代,互联网要变得“会思考”2025-11-11 00:15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2025-11-11 00:06
宣传与实际不符,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罚2025-11-10 23:58
中新网评:车企订单拧水分,刻不容缓2025-11-10 23:53
加拿大发布2021年人口普查报告:移民占近四分之一2025-11-10 23:03
把钱花在宠物身上 为何让人如此快乐2025-11-10 22:58
西安首次集中发现战国积石墓2025-11-10 22:45
俄乌激战红军城,数千乌军正陷入重围2025-11-11 00:56
京腔诉旧事童眸见山河 北京曲剧《城南旧事》首演2025-11-11 00:32
文化观察: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2025-11-11 00:29
新加坡牛车水等商业街人流量增多 业者:生意未大增2025-11-11 00:24
扎根中国,美企在进博会作出长期承诺2025-11-10 23:56
万物皆可盖碗 重庆一火锅店推出盖碗火锅2025-11-10 23:55
新能源车行业单日上演“三重奏”2025-11-10 23:38
以侨立校为侨服务 华侨大学迎建校65周年2025-11-10 23:35
内蒙古唯一“拆弹玫瑰”王明杰:于无声处护平安2025-11-10 23:07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摘得第十八届文华奖2025-11-10 23:00